按照“選好選優、培優培強”的原則,我鎮在全鎮范圍內,從民營制造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已掛牌“新三板”及上市后備企業等四個類別共選取20家企業作為試點(以下簡稱為“試點企業”),支持企業通過科技創新、發展總部經濟、推進兼并重組、開展服務型制造、加強產業鏈整合、強化資本運作等集約化手段提升綜合競爭力,推動試點企業實現規模和效益的“倍增”。力爭到2021年,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70家,規上企業自建研發機構100家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2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試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增長一倍以上,自主創新、資本運作、資源整合、經營管理等能力整體處于全鎮、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試點企業產值累計增長35億元,帶動全鎮生產總值達到170億元,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的比例超3%。
(一)創新政策要素供給,實現靶向精準扶持
1、倍增政策支持。在“科技茶山”專項資金的基礎上,設立“倍增計劃”發展專項,支持試點企業倍增發展。其中,創新辦、經貿辦、商務辦等部門根據原有和未來出臺的專項財政政策,結合我鎮試點企業實際,制定適合對試點企業實行定向倍增扶持政策,資助比例和限額可分別按照原有資助基準上浮一倍。具體實施細則由各部門根據本實施方案自行制定。2、建立需求導向型扶持機制。深入試點企業開展診斷把脈,圍繞不同企業的發展需求,配置菜單式的服務資源和提供定制化的政策支持。對于現行政策未能滿足的個性需求,試點企業均可通過“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方式,提交鎮政府商議解決。3、建立領導掛點服務機制。對20家試點企業分別制定領導掛點服務機制,由鎮村兩級領導掛點服務,每個季度深入一線協調解決試點企業生產經營難題;并由聯系部門建立企業問題池,通過實時跟蹤解決企業政策訴求,切實形成高效便捷的政企對接通道。
(二)創新產業要素供給,提升核心競爭能力
4、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圍繞產業戰略需求,集中資源扶持試點企業攻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廣闊產業化前景的科技創新成果,對成功獲得市級以上重大科技項目的企業,一次性獎勵60萬元。5、提高研發投入力度。支持試點企業建設高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基地,爭取5年內建成5個市級以上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重點實驗室。對R&D投入占產值比例超過5%,對同比增長部分的3% 進行補助,每年最高資助30萬。6、提升企業智能制造水平。對試點企業獲得市級以上專項資助的“機器換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等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以及實施智能制造示范、智能化改造和自動化改造等項目,且獲得市級以上財政資助的,按照1:0.3進行最高60萬元的配套資助。7、強化“互聯網+”要素支持。推動企業“兩化融合”,對試點企業實施“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項目、信息化集約提升項目、“互聯網+”應用項目等信息化項目,且獲得市級以上財政資助的,按照1:0.3進行最高60萬元的配套資助。8、鼓勵打造品牌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參加知名展會,引導企業打造企業品牌。鎮財政對試點企業外出參展進行50%的補助,參展補貼每年兩次,每次最高10萬元。9、全力保障用能要素供給。保障試點企業用電、用水、用氣等方面的用能供給,加強用能要素保障協調,滿足試點企業正常生產用能和運輸需求,不納入錯峰用電。鼓勵企業開展節能降耗,對試點企業獲得市級以上財政資助的節能與循環經濟項目,給予最高40萬元的補助。對實施能源管理中心項目,并通過驗收達到甲、乙、丙級標準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補助。
(三)創新土地要素供給,提高資源產出效益
10、鼓勵企業“原地倍增”。鼓勵試點企業在不增加用地的情況下,采取“工改工”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允許試點企業提高開發建設強度,放寬限制條件,簡化審批程序,同時減免村鎮基礎設施配套費,減輕企業負擔。11、建立集約發展用地指標分配機制。建立試點企業用地指標需求與增長效率掛鉤的工作機制。將試點企業優質項目納入鎮重點項目管理,統籌每年全鎮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解決項目新增用地需求。對于企業提前完成倍增任務且仍有新增用地需求的,可按照其承諾對應倍增年限標準,優先配置用地指標。當超出年度用地指標,項目單位土地產出效益確屬優質的,可在年中通過其他項目指標調劑方式報請鎮政府優先安排。試點企業已建房屋補辦手續需用地指標,在城建領導小組會議通過后在全鎮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中優先安排。12、創新土地供應。出讓土地依法需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的,在公平、公正、不排除多個市場主體競爭的前提下,可將投資和產業主管單位提出的產業類型、生產技術、產業標準、產品品質要求作為土地供應的前置條件。13、解決企業產權歷史遺留問題。試點企業存在產權歷史遺留問題的將全部納入補辦工作范疇;通過創新工作思路及措施,采取集中處理協調、簡化辦事流程、適當放寬條件等方式,由房管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爭取完成試點企業的不動產權證補辦工作。
(四)創新資本要素供給,擴容茶山上市板塊
14、發展總部經濟,支持兼并重組。對試點企業首次實現年度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首次實現年度主營業收入超20億元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首次實現年度主營業收入超30億元的,給予一次性獎勵300萬元。試點企業通過市經信局評審認定為成長型中小企業、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15萬元。15、成立產業創新發展基金。探索設立“政府引導、社會資本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產業創新發展基金。鎮財政認繳其中一部分(原則上不超過20%),圍繞我鎮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骨干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撬動民間資金,優先在智能制造、信息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投放基金,支持試點企業通過兼并整合、創新研發、多元發展實現做大做強。16、鼓勵對接多層資本市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每年聘請不少于5人次的交易所專家、股權投資專家、投行專家、會計師、律師以及證券行業研究員為顧問,輔導試點企業的上市工作。對成功上市和成功在“新三板”掛牌的試點企業,鎮財政分別一次性獎勵200萬元和40萬元。17、降低融資成本。加大融資租賃支持力度,對試點企業申報市的設備融資租賃貼息項目,每年最高資助額提高至60萬元。
(五)創新人才要素供給,營造人才集聚氛圍
18、引進優質人才。優先推薦試點企業申報省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和省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項目,鼓勵試點企業“以人才帶項目”方式實現戰略轉型和提升發展。試點企業新引進人才按照初級、中級職稱或碩士、高級職稱或博士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生活補貼。19、留住骨干人才。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試點企業培養創新人才,提升試點企業經營管理者和技術骨干核心競爭力。對經認定的試點企業技術骨干及中高層管理人員,按試點企業營收規模將試點企業分成3個扶持檔次,每年分別給予每家企業10個、6個和3個名額指標,鎮財政按其上年度所繳納工薪收入個人所得稅鎮級留成部分的80%標準獎勵至個人,并每人每月給予一定補貼。安居保障方面,加快規劃建設人才公寓,為試點企業提供一定比例的人才房名額。20、保障教育資源。按企業營收規模將試點企業分成3個檔次,每年分別給予每家企業6個、4個和2個公辦義務教育入學指標;試點企業已享有子女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入學指標的,數量在原有基礎上翻一倍執行,其中可通過擴大公辦學校辦學規模給予支持。
試點企業名單
一、市倍增計劃試點企業(4家)
1、廣東茵茵股份有限公司2、廣東悠派智能展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廣東新盟食品有限公司4、東莞市華美食品有限公司
二、鎮倍增計劃試點企業(20家)
1、東莞森瑪仕格里菲電路有限公司2、廣東英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東莞市騰信精密儀器有限公司4、東莞市三肯電子制造有限公司5、東莞市箭冠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6、廣東福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東莞市思為客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東莞市拓展實業有限公司9、東莞市奧能工程塑料有限公司10、廣東金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11、廣東炎墨科技有限公司12、東莞市東晨實業有限公司13、東莞市食滋源食品有限公司14、廣東東誠光電科技有限公司15、廣東智盟食品營銷有限公司16、廣東恩典皮具服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廣東紫光電氣有限公司18、東莞市毅達電子有限公司19、東莞市康美臣食品有限公司20、東莞市漢和食品機械設備有限公司。